帝都游记 (二) Nov.25th更新

10月4日 北大旧址 景山公园 北海公园 中山公园 (这三个公园正好相连,所以放在一起逛)
吃过早饭后,与小姨表哥一起打车去景山公园。因交通管制,提前下车,正好经过北大旧址,即红楼,便进去看看。
教室里木地板和桌椅都是乌红色的,阳光斜斜的照进来,仿佛回到了旧时光。教室里很干净,但我觉得如若地板和桌椅上有一层浮尘,在阳光的照射下,空气中也能看到尘埃,应该更有时光倒流的感觉。
蔡元培委托鲁迅设计的北大校徽。篆书的北大两字.

01.jpg
红楼外景。特别喜欢这种红砖瓦房。以前的农村红砖瓦房挺多见的,现在大都改建成千篇一律的楼房了。真可惜呀,少了一种怀旧的建筑风格!
02.jpg
从红楼出来,我们就进了景山公园。景山是公园的最高处(我觉得只能算土坡,哈哈),景山之上可以看到故宫建筑群全景。天气不好,能见度低,且照片中间全是黑压压的人头,完全看不出故宫建筑群的宏伟……
03.jpg
景山公园另外一个出名的景点是崇祯皇帝自缢处的歪脖子树。很多人入园时就在打听:“皇帝吊死的地方在哪儿?” 我觉得这个皇帝太悲催了,死的毫无体面,死后数百年仍不得安宁:自缢处还被当做一个景点,供万人指点围观,实在太过凄惨了。姑且对这个皇帝保存一点点敬意吧,我就不拍他自缢的那棵树了。

从景山公园出去不远就是北海公园的一个侧门。北海公园环绕着中央的北海而建,面积很大,慢慢逛的话可以消磨一天。公园中央有一座出名的白塔。我们走马观花,逛了小半圈。

下图的左上角即白塔。湖面的荷叶比较凌乱。不知仲夏是否接天荷叶无穷碧.
04.jpg
还是那句话,北京的皇家园林没有苏州的私人园林精致。北海很大,但一眼能看穿整个园子,缺了慢慢寻景探景的乐趣。逛了小半圈下来,完全没有让我印象深刻的景致。
逛完北海公园,天已完全黑了。我们从中山公园穿过,去大栅栏吃小吃。(估计全国的每个城市都有中山公园,哈哈)。当时天全黑了,看不清公园全貌,只依稀记得有几棵很高大的古木,夜色中挺肃穆的。还有一个音乐厅。
大栅栏有很多老北京的名店,老北京人的吃喝玩乐,衣食住行都会去相应的老店。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搜索一下,我记得林海音的散文描述老北京的生活场景挺多的。我们在一家店吃小吃,喝豆汁儿(店名好像叫漱芳,有点记不清了)。个人觉得豌豆黄很好吃,软软糯糯的,甜度刚刚好。面茶也尚可,有股豆子的清香。大名鼎鼎的豆汁儿则味道太怪了,听表哥介绍了一下它的生产流程,还蛮复杂的,但是说白了,就是潲水嘛!我屏着气将它喝完了,自己都佩服自己。

最后去天安门广场看夜景。来到天安门才知道,与毛主席画像相对的是孙中山国父的画像,留影是必须的!画面中间的花篮看起来不太起眼,其实耗费大量人力物力,专为国庆设计的。
至此,今天的游览圆满结束。

10月5日 我自个儿游,打算去香山。又要吐槽北京的旅游交通,香山这么出名的景点居然没有实现与地铁的无缝接入。苹果园地铁站出来只有一趟慢悠悠的公交车到达,距离有20来站,估计1个小时才能到。我坐了一站路,便受不了公交车的龟速,下来打车前往香山。快到香山脚,从车上一看,红叶还没怎么红嘛,并且那山看上去与我老家的山差不多嘛!遂改道旁边的北京植物园。正好带了一本朱光潜的《谈美》,找了个长椅躺着,阳光温热,岁月静好,时而看看花,时而翻翻书,时而闭目养神,时而哼哼小曲,还是挺惬意的。
最喜欢拍植物,正好植物园的花花草草都特别美,一次拍了个够。
不知道是什么花,喜欢花瓣的质感和颜色。我猜测是格桑花,因为心目中的格桑花就是这个样子的。
05.jpg
同一种花,还有白色的。特别的是花蕊外沿有一圈玫红渲染,美得很。
06.jpg
柔和的玫红色。花瓣的质地真华美
07.jpg
还有镶边的,同样美貌。
08.jpg
增一分嫌浓,减一分嫌淡,恰到好处的淡紫。虽是一整簇,却各有各的姿态,落落大方,不显拥挤。
09.jpg
仍旧是上图那种淡紫色的小花,朦胧之美,中间有几朵开谢了的,又是另一份幽然的蓝色。
10.jpg
不知名的浆果,看起来挺美味的,但不见小鸟啄食。
11.jpg
阳光下的菊花。 同样的阳光,在每一朵上却显出不同的光影效果,各有各的美,却浑若天成,仿佛缺了哪一朵都不行。
12.jpg
另一种红色的菊花,花瓣的边缘比较尖锐,颜色却很柔和,形和色的冲突化为无形。
13.jpg
还有含苞待放的黄色菊花。 我描述不出它的美
14.jpg
一大片盛开的黄色重瓣菊花
15.jpg
一丛幽蓝的单瓣菊花。那种淡然清幽的蓝,是任何人工颜色都无法比拟的。
16.jpg
充满童趣,可爱的蝴蝶。我觉得是蜜蜂身子蝴蝶翅膀:P
17.jpg
植物园的一处幽静的角落。太阳快落山了,没有光的跃动,湖光树影仍不失灵动之美。
18.jpg
植物园里还有一个很大的月季园,五颜六色,千姿百态的月季都开得刚刚好。可惜我的相机太不给力,拍不好,就不放上来了。

10月6日 很费了些周折到长城脚下。继续吐槽北京交通,去长城太费劲了,必须先到崇武门,才有长途公交车到长城。长城和十三陵之间竟然找不到直达的交通车。外地游客只能自己找黑车从长城到十三陵,彻底让我无语了。
话说我花了两个多小时才到长城,但从长城脚下看到城墙上黑压压的人头,顿时没有登长城的兴致。于是只看看长城博物馆,拍拍博物馆外的城墙,也算知道长城是怎么回事了。不想凑人多的热闹,何必一定要当所谓的好汉呢?小女子就是不高兴登长城。

北京的天空蔚蓝悠远,映衬着枫叶的绚烂。
19.jpg
我偏好这样的角度拍天空,树,和城墙。(左下角的空调有点不协调。)
20.jpg
镜头继续向右推进。
21.jpg
这是长城脚下的一段伪城墙。据说野长城挺好,还有水长城,自驾游那些地儿会比较方便。
22.jpg
被黑车忽悠去了一个明皇宫帝宫蜡像馆,这是我整个北京游最失败的地方。这钱随便干嘛都不该花来进那个地儿。就是将明代的一些历史事件,做成蜡像摆在那里,游客在几米远处围观。尤其让我无语的是,竟然有一个场景是皇帝与一个大臣的妹妹淫乱…..即使是史实,也太不文明了……

接着去了十三陵的昭陵。十三陵只有昭陵,长陵和定陵是对外开放的。据说定陵可以进地下墓宫,但我只去了昭陵和长陵。
一进昭陵,就被屋檐上的狗尾草吸引了。再伟大的人,高贵如皇帝,死后也是黄土一捧。生前风光无限,死后陪伴他们的生命,也唯有檐缝壁角的野花野草。这里的野花野草见证许多荣华,经受许多风雨,历经岁月的沉淀,似乎格外富有禅意。
23.jpg
再来一张。多少檐间草?陪伴帝皇冢。
24.jpg
右边的土丘就是昭陵的墓宫,上面植满了树木,游客可以沿着外围绕行一周。
25.jpg
陵园里面的树木很有讲究,一般是桑榆槐这些阴性的树木。还有硕果累累的柿子树,与秋日的天空相互辉映。
26.jpg
下面是长陵的图片。只在正殿展出了一些帝王用过的东西,都是些死物罢了。长陵不能绕行墓宫,只能看到几层建筑。

你可曾看到牌文旁边的一棵野草?
27.jpg
斑驳的城墙,无言陪伴的松树。
28.jpg
如果没有这些松柏,庭楼该多么无趣?
29.jpg
树的生命力,衬托着庭楼的古老。还有若有似无的桂花香,这是第一次在北京发现桂花。南方桂花则比较多见。
30.jpg
阳光温热,陵园肃穆,岁月静好。
31.jpg
10月7日 国家美术馆和北海公园
美术馆外面的银杏树特别美,美术馆内的展品很多,值得一去。
这是我最喜欢的作品之一。还有很多喜欢的展品,相机没电了,没拍下来,挺遗憾的。
32.jpg
逛完美术馆,我又去了趟北海公园。这次在公园里看到好多猫咪。北方的猫咪大多是长毛猫品种,类似《甄嬛传》的松子。虽然是流浪猫,它们大多非常肥壮,尾巴又粗又长,肥肥憨憨的,并不怕人,有几分像宫崎骏动画片里的龙猫。看到一些好心人定时定点喂这些猫咪。希望这些猫咪能在公园有个安定的居所,免受颠沛流离之苦。

10月8日 故宫
本该是重头戏,但故宫太恢宏,抱歉我写不出什么,只能说值得一去再去。那里的一砖一瓦,都能让你欣赏到岁月流逝美的极致。
故宫是完全对称的建筑结构,中间是几个正殿,后部是御花园,左右东西六宫。请参见下面的说明和平面图。
33.jpg
红色区域是对游客开放的部分。可以租借一个语音解说器,按图索骥的浏览。
34.jpg
我是从午门进入的,属于外朝。下图是中轴线的一部分和左边的一处偏房。
35.jpg
汉白玉的栏杆已经很斑驳了,地砖上也长满了野草。
36.jpg
这里好像是一处偏井。我总觉得像电视剧里宫女受罚的洗衣房
37.jpg
下面是中轴线和西部的部分宫殿。故宫那么大,维护起来也非常难,正是图中那些清洁人员的辛勤劳动才保持故宫当前的风貌。
38.jpg
这是太和殿,俗称金銮殿,为北京故宫三大殿南面第一座,该殿是明清兩代北京城內最高的建築,开間最多、进深最大和屋頂最高的大殿,堪稱中華第一殿。因皇帝登基、冊立皇后等重大儀式都在此進行。它是皇权的象征,因而在各種形式上都刻意追求,以示與眾之不同。
太和殿、中和殿、保和殿都建在三层汉白玉石建成的基台上,合称“三大殿”。“三大殿”和东面的文华殿、西面的武英殿合称“外朝”。三大殿建立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,太和殿的皇帝宝座正好就在这条中轴线上。
39.jpg
不知道故宫里一共有多少块地砖?有些地方已经破损得相当严重。历经多少风雨荣华,只有砖缝的野草知道。
40.jpg
这是东六宫的某处。砖瓦缝隙里同样长满野草。
41.jpg
暮色中的城墙。
42.jpg
仍是东六宫的某处。如果没有旁边的树木,就太boring了。
43.jpg
御花园的某处庭楼。御花园里也有一些小株的桂花,幽香阵阵。
44.jpg
东边还有珍宝馆,钟表馆,需要另外买票进入。我只进了珍宝馆,值得票价,有很多奇珍异宝,什么红宝石,祖母绿,翡翠白玉,猫眼石,沉香木等等等等,还看到了有名的翡翠白菜。
我想故宫所存只是历史宝物的九牛一毛 。什么样的人,才能有幸阅尽世间的奇珍异宝?但是,即使能阅尽甚至坐拥世间宝物,又能怎样呢?

10月9日 大观园和天坛公园
大观园是87版红楼梦的拍摄基地,园中景物布置还是比较尊重原著的。熟读红楼的人和喜欢87版红楼梦的观众不应错过。
这是贾宝玉的住所,怡红快绿。

宝玉和他姐妹们的住所都有主人生活场景的蜡像。
我窃以为,晴雯没有我想象的美,袭人比想象的艳。
45.jpg
园中正好有一个小型的书画作品展。照例是我喜欢的荷花
46.jpg
郑板桥的一首诗,我喜欢这样简朴的字体
47.jpg
到达元春的省亲别墅时,阳光格外的透,天空格外的蓝,云团格外的白……拍了好多透过树木看天空的照片。
每次看到这种照片会有触碰到时光的恍惚错觉。
48.jpg
再来一张。
49.jpg
继续蓝天白云。看人间多少故事,不过红楼一梦。
50.jpg
最后一张有风吹过的蓝天白云。
51.jpg
黛玉住的潇湘馆,一朵迎着阳光怒放的大丽菊。那么热烈的颜色呈现在那么强烈的阳光下,真真是让人睁不开眼睛的明艳。
52.jpg
有些凌乱,但我喜欢阳光透过竹叶的光泽。还有墙头的爬山虎。
53.jpg
大观园外的银杏叶已经黄了大半。
54.jpg
从大观园出来,我们去了天坛公园。天坛公园的最中央也是整个北京城的中轴线。

门下是圜丘还是回音壁,我忘了。
55.jpg
继续看中轴线。
56.jpg
中轴线两边是苍劲青翠的古木。大多百年以上的历史。我们走了半圈。外围有很多柿子树和核桃树,一阵风吹过,正好掉下两颗核桃,砸开尝尝清甜的很。还好不是被柿子树砸中,哈哈。 我想应该还有不少小松鼠,但无缘一见。
57.jpg
从天坛公园出来,我终于吃到了心心念念的炒饼,没有失望,是我这几天吃过的北京小吃里最美味的。
还排队购买了虽然没有稻香村有名,但老北京爱吃的老北京烧饼,香掉牙了,哈哈!据说稻香村的杏仁饼很好吃,这次在北京看到了不少稻香村店面,可没有时间进去尝尝,下次有机会的话要试试。吃饱喝足,就回家收拾行李准备赶晚上7点半的卧铺回上海。

至此我的首次帝都游画上圆满的句号。
在此一并感谢小姨感谢表哥感谢朋友的热情接待,哈哈,我的帝都游因你们而圆满:)

帝都,我还会再去的!等我!